餐飲加盟是當今創業市場中的熱門選擇之一,然而,開設一家餐飲加盟店需要一筆可觀的資金。

如何準備充足的資金,是每一個創業者都需要面對的問題。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餐飲加盟創業中資金的重要性和如何有效管理資金。

開店資金的重要性

開店資金是餐飲加盟創業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在開店之前,創業者需要考慮到許多不同的因素,例如租金、裝修、設備、員工工資等等,這些開支都需要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撐。缺乏足夠的資金將對開店後的運營產生巨大的影響,可能會導致經營上的困難和甚至倒閉。

因此,在開店之前,創業者需要進行全面的資金規劃和評估,以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開支和應對未來的經營挑戰。有效管理資金是成功開設餐飲加盟店的關鍵。

有效管理開店資金的建議: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有效地管理開店資金。

1.建立預算計劃

開店前,你需要確定你需要多少資金來支付開店費用和日常營運成本。這包括租金、員工薪資、原料成本、水電費用等等。

你需要建立一份預算計劃,明確列出所有的開支項目以及預估的支出金額。這樣可以幫助你有效地掌控財務狀況,避免出現預算超支的情況。

2.控制成本

控制成本是開店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你不能有效地掌控成本,就很難保持盈利狀態

這包括從原料採購、裝修設計到日常運營等方方面面。比如在原料採購時,可以和供應商談判價格或者和其他加盟商進行團購,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在裝修設計方面,可以儘可能地利用現有的資源或者選擇性價比較高的裝修材料。在日常運營方面,可以儘可能地降低浪費,提高營運效率等等。

3.資金調配

資金調配是開店過程中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你需要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日常開支,同時還要保持足夠的現金儲備以應對突發情況

在調配資金時,需要考慮到不同支出項目的優先級,確保資金用在最關鍵的地方。同時,你還需要時刻關注財務狀況,及時調整資金調配計劃。

4.行銷投入

在開店初期,行銷投入是非常必要的。你需要花費一定的資金來進行品牌宣傳和推廣,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來到你的店鋪消費。但是,你需要注意行銷投入的時機和比例,避免過度投入導致資金短缺。

以下是一份基本的加盟餐飲事業資金運用表格,列出了一些支出開銷的分配比重。這份表格只是作為參考,您可以根據您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支出項目 比重
加盟費 10%-30%
裝修費用 15%-30%
設備購置費用 20%-30%
店鋪租金及押金 10%-15%
人力成本 20%-30%
廣告及宣傳費用 5%-10%
水電網費及管理費 5%-10%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個大致的分配比重,您在實際運用時需要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例如,如果您的加盟品牌所在地的租金較高,則店鋪租金及押金的比重可能需要調整。另外,您還需要注意開銷的合理性和節省成本的方法,以保證您的資金運用效益最大化。

《餐飲加盟黃金方程式》告訴你如何成功找到精準加盟主!

如果您正在尋找一個成功的加盟品牌,或者是正在考慮開始加盟創業,那麼這篇文章絕對是您需要閱讀的!

在這裡,我們將介紹一個知名加盟顧問王明杰先生所提供的《餐飲加盟黃金方程式》課程。

這個課程不僅可以幫助您成功地找到精準的加盟主,還可以分享認證餐飲品牌的行銷招商技巧和相關推廣策略。

在課程中,您將學到三個關鍵要素,以及相關的推廣策略:

引流方法:學習如何找到大量高品質的加盟主,讓您不再為資金困擾。

強力信任:了解如何包裝總店,讓加盟主愛上您。

快速成交:學習讓加盟主無法拒絕成交方法,以及相關的加盟策略。

此外,課程還會贈送價值超過十萬的分享內容,包括總店獲利分析表、粉專線上招商行銷+直播行銷套路SOP等等。這些內容將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加盟行業,並且提升您的加盟店的成功機會。

王顧問是一位擁有20年以上擴店經驗的知名加盟顧問。他在餐飲加盟行業擁有廣泛的經驗和知識,並且成功地協助許多知名品牌進行擴展,包括南部知名碳XX里總顧問、7-XX中區區顧問、燦X 3C、家X福等等。

在課程中,您將得到他豐富的經驗分享和實用技巧,讓您更加成功地在餐飲加盟行業中發展。此課程包含線上推廣和線下加盟展的經驗分享,讓您可以事半功倍,更快達成成功!

我們嚴格篩選總部,確保每個加盟商都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利潤,並提供完善的加盟制度和認證,讓大家可以安心地投資並發展事業💰。 ​

領先業界的招商策略和對行業發展的高度關注,將為我們未來的事業成功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

連鎖加盟顧問王明杰品牌的持續發展,為廣大加盟主們提供更多優質總店選擇👍

​ 如果你也對加入認證總店有疑問,歡迎向我們提出,我們會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諮詢服務😄。

底下是相關聯絡方式,可以擇一了解更多細節:

 

今年加盟展上的品牌

勝澤家餐飲品牌加盟,月見山餐飲加盟店,饗廚房加盟品牌資訊,三絕味沙威瑪加盟資訊說明會,私嚐吃飯品牌加盟,朝正泰南洋料理加盟餐廳,容燒居酒屋餐廳加盟品牌,小姐姐韓式炸雞餐飲加盟品牌推薦,JOSHO石燒火山拉麵餐飲加盟商機,義匠義式湯麵餐飲加盟店經營,Pizza Running加盟店投資,德克士脆皮炸雞餐飲加盟經驗分享,川牛木石亭加盟創業,幸運壽司餐飲加盟開店,幸花雞白湯拉麵加盟經營,鍋賣局加盟開店資訊,八辛吉加盟費用,巴豆夭百元美味鍋物加盟店經營方式,伙鍋Huokuo餐飲加盟品牌排行,醇滷味餐飲加盟合約,三顧茅廬加盟店申請,滿大碗餐飲加盟利潤,五國真湯餐飲加盟投資,湯旺 麻辣回轉火鍋餐飲加盟店開幕,肉殿堂加盟品牌推薦,阿川滷味 加盟店成功案例,喫鍋小火鍋餐飲加盟店風險,ISAAC愛時刻 奶油吐司專賣加盟商機,包果加盟店選擇,呷尚寶餐飲加盟風險評估,堤亞漢堡加盟店經營,美式炸雞加盟店管理,迷路炸物加盟店運營,隨主飡法式水煮專賣加盟店招商,十一雞-國產土雞便當專賣店加盟店經驗分享,馬蔥餅加盟店成功案例,吮指王雞排炸食連鎖加盟總部加盟店資金籌備,彡食亭鐵板燒 IronFood加盟店選址,楽坡Bonbox舒肥健康餐盒加盟店裝修,王廚 活力廚房Energetic Kitchen加盟店開幕,南臺灣土魠魚羹加盟店開業

其他熱門新知01

楊絳:記楊必  楊必是我的小妹妹,小我十一歲。她行八。我父親像一般研究古音韻學的人,愛用古字。楊必命名“必”,因為“必”是“八”的古音:家里就稱阿必。她小時候,和我年齡差距很大。她漸漸長大,就和我一般兒大。后來竟顛倒了長幼,阿必搶先做了古人。她是一九六八年睡夢里去世的,至今已二十二年了。  楊必一九二二年生在上海。不久我家搬到蘇州。她的童年全是在蘇州度過的。  她性情平和,很安靜。可是自從她能自己行走,成了媽媽所謂“兩腳眾生”(無錫話“眾生”指“牲口”),就看管不住了。她最愛貓,常一人偷偷爬上樓梯,到女傭住的樓上去看小貓。我家養貓多,同時也養一對哈叭狗,所以貓兒下仔總在樓上。一次,媽媽忽見阿必一臉狼狽相,鼻子上抹著一道黑。問她怎么了,她裝作若無其事,只說:“我囫圇著跌下來的。”“囫圇著跌下來”,用語是幼稚的創造,意思卻很明顯,就是整個人從樓上滾下來了。問她跌了多遠,滾下多少級樓梯,她也說不清。她那時才兩歲多,還不大會說,也許當時驚魂未定,自己也不知道滾了多遠。  她是個乖孩子,只兩件事不乖:一是不肯洗臉,二是不肯睡覺。  每當傭人端上熱騰騰的洗臉水,她便覺不妙,先還慢悠悠地輕聲說:“逃——逃——逃——”等媽媽擰了一把熱毛巾,她兩腳急促地逃跑,一疊連聲喊“逃逃逃逃逃!”總被媽媽一把捉住,她哭著洗了臉。  我在家時專管阿必睡午覺。她表示要好,盡力做乖孩子。她乖乖地躺在搖籃里,乖乖地閉上眼,一動都不動,讓我唱著催眠歌謠她睡。我把學校里學的催眠歌都唱遍了,以為她已入睡,停止了搖和唱。她睜開眼,笑嘻嘻地“點戲”說:“再唱《喜旦婁》(Sweet and low,丁尼生詩中流行的《搖籃曲》)。”原來她一直在品評,選中了她最喜愛的歌。我火了,沉下臉說:“快點困!”(無錫話:“快睡!”)阿必覺得我太兇了,乖乖地又閉上了眼。我只好耐心再唱。她往往假裝睡著,過好一會兒才睜眼。  有時大家戲問阿必,某人對她怎么兇。例如,“三姐姐怎么兇?”  “這是‘田’字啊!”(三姐教她識字。)  “絳姐怎么兇?”  “快點困!”  阿必能逼真地摹仿我們的聲音語調。  “二伯伯(二姑母)怎么兇?”  “著得里一記!”(霹呀的打一下)  她形容二姑母暴躁地打她一下,也非常得神。二姑母很疼她,總怪我媽媽給孩子洗臉不得其法,沒頭沒腦地悶上一把熱毛巾,孩子怎么不哭。至于阿必的不肯睡覺,二姑母更有妙論。她說,這孩子前世準是睡夢里死的,所以今生不敢睡,只怕睡眠中又死去。阿必去世,二姑母早歿了,不然她必定說:“不是嗎?我早就說了。”  我記得媽媽端詳著懷抱里的阿必,抑制著悲痛說:“活是個阿同(一九一七年去世的二姐)!她知道我想她,所以又來了。”  阿必在小學演《小小畫家》的主角,媽媽和二姑母以家長身份去看孩子演劇。阿必個時剪“童化”頭,演戲化裝,頭發往后掠,面貌宛如二姐。媽媽抬頭一見,淚如雨下。二姑母回家笑我媽媽真傻,看女兒演個戲都心疼得“眼淚嗒嗒滴”(無錫土話)。她哪里能體會媽媽的心呢。我們忘不了二姐姐十四歲病在上海醫院里,日夜思念媽媽,而家在北京,當時因天災人禍,南北路途不通,媽媽好不容易趕到上海醫院看到二姐。二姐瞳孔已散,拉著媽媽的手卻看不見媽媽了,直哭。我媽媽為此傷心得哭壞了眼睛。我們懂事后,心上都為媽媽流淚,對眼淚不流的爸爸也一樣了解同情。所以阿必不僅是“最小偏憐”,還因為她長得像二姐,而失去二姐是爸爸媽媽最傷心的事。或許為這緣故,我們對阿必加倍愛憐,也夾帶著對爸爸媽媽的同情。  阿必在家人偏寵下,不免成了個嬌氣十足的孩子。一是脾氣嬌,一是身體嬌。身體嬌只為媽媽懷她時身體虛弱,全靠吃藥保住了孩子。阿必從小體弱,一輩子嬌弱。脾氣嬌是慣出來的,連爸爸媽媽都說阿必太嬌了。我們姊妹也嫌她嬌,加上弟弟,大伙兒治她。七妹妹(家里稱阿七)長阿必六歲,小姐妹倆從小一起玩,一起睡在媽媽大床的腳頭,兩人最親密。治好阿必的嬌,阿七功勞最大。阿七是媽媽親自喂、親自帶大的小女兒,當初滿以為她就是老女兒了。爸爸常說,人生第一次經受的傷心事就是媽媽生下面的孩子,因為就此奪去了媽媽的專寵。可是阿七特別善良忠厚,對阿必一點不妒忌,分外親熱。媽媽看著兩個孩子湊在一起玩,又心疼又得意地說:“看她們倆!真要好啊,從來不吵架,阿七對阿必簡直千依百順。”  無錫人把“逗孩子”稱作“引老小”。“引”可以是善意的,也可以帶些“欺”和“惹”的意思。比如我小弟弟“引”阿必,有時就不是純出善意。他催眠似的指著阿必說:“哦!哭了!哭了!”阿必就應聲而哭。爸爸媽媽說:“勿要引老小!”同時也訓阿必:“勿要嬌!”但阿七“引”阿必卻從不挨罵。  阿七喜歡畫(這點也許像二姐)。她幾筆便勾下一幅阿必的肖像。阿必眉梢向下而眼梢向上。三姑母寵愛阿必。常說:“我俚阿必鼻頭長得頂好,小圓鼻頭。”(我們聽了暗笑,因為從未聽說鼻子以“小圓”為美。)阿必常嘻著嘴笑得很淘氣。她的臉是蛋形。她自別于貓狗,說自己是圓耳朵。阿七一面畫,口中念念有詞。  她先畫兩撇下搭的眉毛,嘴里說:“搭其眉毛。”  又畫兩只眼梢向上的眼睛:“豁(無錫話,指上翹)其眼梢。”  又畫一個小圓圈兒:“小圓其鼻頭。”  又畫一張嘻開的大寬嘴:“薄闊其嘴。”  然后勾上童化頭和蛋形的臉:“鴨蛋其臉。”  再加上兩只圓耳朵:“大圓其耳。”  阿必對這幅漫畫大有興趣,拿來仔細看,覺得很像自己,便“哇”地哭了。我們都大笑。  阿七以后每畫“搭其眉毛,豁其眼梢”;未到“鴨蛋其臉”,阿必就哭。以后不到“小圓其鼻”她就哭。這幅漫畫愈畫愈得神,大家都欣賞。一次阿必氣呼呼地忍住不哭,看阿七畫到“鴨蛋其臉”,就奪過筆,在臉上點好多點兒,自己說:“皮蛋其臉!”——她指帶拌糠泥殼子的皮蛋,隨后跟著大伙一起笑了。這是阿必的大勝利。她殺去嬌氣,有了幽默感。  我們仍以“引阿必”為樂。三姑母曾給我和弟弟妹妹一套《童謠大觀》,共四冊,上面收集了全國各地的童謠。我們背熟很多,常挑可以刺激阿必嬌氣的對她唱。可惜現在我多半忘了,連唱熟的幾只也記不全了。例如:“我家有個嬌妹子,洗臉不洗殘盆水,戴花選大朵,要簸箕大的鯉魚鱗,要……,要……,要……,要……,要……,要十八個羅漢守轎門,這個親,才說成。”阿必不嬌了,她跟著唱,搶著唱,好像與她無關。她漸漸也能跟著阿七同看翻譯的美國小說《小婦人》。這本書我們都看了,大家批評小說里的艾妹(最小的妹妹)最討厭,接下就說:“阿必就硝艾妹!”或“阿必就是艾妹!”阿必笑嘻嘻地隨我們說,滿不在乎。以后我們不再“引阿必”,因為她已能克服嬌氣,巍然不動了。  阿必有個特殊的本領:她善摹仿。我家的哈叭狗雌性的叫“白克明”,遠比雄性的聰明熱情。它一見主人,就從頭到尾——尤其是腰、后腿、臀、尾一個勁兒的又扭又擺又搖,大概只有極少數的民族舞蹈能全身扭得這么靈活而猛烈,散發出熱騰騰的友好與歡忻。阿必有一天忽然高興,趴在二姑母膝上學“白克明”。她雖然是個小女孩,又沒有尾巴,學來卻神情畢肖,逗得我們都大樂。以后我們叫她學個什么,她都能,也都像。她尤其喜歡學和她完全不像的人,如美國電影《勞來與哈代》里的胖子哈代。她那么個瘦小女孩兒學大胖子,正如她學小狗那樣惟妙惟肖。她能摹仿方言、聲調、腔吻、神情。她講一件事,只需幾句敘述,加上摹仿,便有聲有色,傳神逼真。所以阿必到哪里,總是個歡笑的中心。  我家搬到蘇州之后,媽媽正式請二姑母做兩個弟弟的家庭教師,阿七也一起由二姑母教。這就是阿必“囫圇著跌下來”的時期。那時我上初中,寄宿在校,周末回家,聽阿七順溜地背《蜀道難》,我連這首詩里的許多字都不識呢,很佩服她。我高中將畢業,阿必漸漸追上阿七。一次阿必忽然出語驚人,講什么“史湘云睡覺不老實,兩彎雪白的膀子掠在被外,手腕上還戴著兩只金鐲子”,原來她睡在媽媽大床上,晚上假裝睡覺,卻在帳子里偷看媽媽床頭的抄本《石頭記》。不久后爸爸買了一部《元曲選》,阿七阿必人高興。她們不讀曲文,單看說白。等我回家,她們爭著給我講元曲故事,又告訴我丫頭都叫“梅香”,壞丫頭都叫“臘梅”,“弟子孩兒”是罵人,更兇的是罵“禿驢弟子孩兒”等等。我每周末回家,兩個妹妹因五天不相見,不知要怎么親熱才好。她們有許多新鮮事要告訴,許多新鮮本領要賣弄。她們都上學了,走讀,不像我住校。  “絳姐,你吃‘冷飯’嗎?”阿必問。  “‘冷飯’不是真的冷飯。”阿七解釋。  (默存告訴我,他小時走讀,放晚學回家總吃“冷飯”。飯是熱的,菜是午飯留下的。“吃冷飯”相當于吃點心。)“絳姐,你吃過生的蠶豆嗎?吃最嫩的,沒有生腥味兒。”  “絳姐,我們會摘豌豆苗。”  “絳姐,蠶豆地里有地蠶,肥極了,你看見了準肉麻死!”她們知道我最怕軟蟲。  兩個妹妹帶我到媽媽開墾的一畝菜園里去摘最嫩的豆角剝出嫩豆,叫我生吃,眼睜睜地看著我吃,急切等我說聲“好”。她們摘些豆苗,摘些嫩豌豆、胡亂洗洗,放在鍋里,加些水,自己點火煮給我吃。(這都是避開了大人干的事。她們知道廚房里什么時候沒人。)我至今還記得那鍋亂七八糟的豆苗和豆角,煮出來的湯十分清香。那時候我已上大學,她們是妹妹,我是姐姐。如今我這個姐姐還在,兩個妹妹都沒有了,是阿必最小的打頭先走。  也不知什么時候起,她們就和我差不多大了。我不大看電影,倒是她們帶我看,介紹某某明星如何,什么片子好看。暑假大家在后園乘涼,盡管天還沒黑,我如要回房取些什么東西,單獨一人不敢去,總求阿七或阿必陪我。她們不像我膽小。寒假如逢下雪,她們一老早便來叫我:“絳姐,落雪了!”我趕忙起來和她們一起玩雪。如果雪下得厚,我們還吃雪;到后園石桌上舀了最干凈的雪,加些糖,爸爸還教我們擠點橘子汁加在雪里,更好吃。我們三人凍紅了鼻了,凍紅了手,一起吃雪。我發現了爸爸和姑母說切口的秘訣,就教會阿七阿必,三人一起練習。我們中間的年齡差距已漸漸拉平。但阿必畢竟還小。我結了婚離家出國,阿必才十三歲。  一九三八年秋,我回上海看望爸爸。媽媽已去世,阿必已變了樣兒,人也長高了。她在工部局女中上高中。爸爸和大姊跟我講避難經過,講媽媽彌留時借住鄉間的房子恰在敵方炮火線上,四鄰已逃避一空,爸爸和大姊準備和媽媽同歸于盡,力勸阿必跟隨兩位姑母逃生,阿必卻怎么也不肯離去。阿必在媽媽身邊足足十五年,從沒有分離過。以后,爸爸就帶著改扮男裝的大姊和阿必空身逃到上海。  逃難避居上海,生活不免艱苦。可是我們有爸爸在。仿佛自己還是包在竹籜里的筍,嵌在松球里的松子。阿必仍是承歡膝下的小女兒。我們五個妹妹(弟弟在維也納學醫)經常在爸爸身邊相聚,阿必總是個逗趣的人,給大家加添精神與活力。  阿必由中學而大學。她上大學的末一個學期,爸爸去世,她就寄宿在校。畢業后她留校當助教,兼任本校附中的英語教師。阿必課余就忙著在姐姐哥哥各家走動,成了聯絡的主線。她又是上下兩代人中間的橋梁,和下一代的孩子年齡接近,也最親近。不論她到哪里,她總是最受歡迎的人,因為她逗樂有趣,各家的瑣事細故,由她講來都成了趣談。她手筆最闊綽,四面分散實惠。默存常笑她“distributing herself”(分配自己)。她總是一團高興,有說有講。我只曾見她虎著臉發火,卻從未看到她愁眉苦臉、憂憂郁郁。  阿必中學畢業,因不肯離開爸爸,只好在上海升學,考進了震旦女子文理學院。主管這個學校的是個中年的英國修女,名Mother Thornton,我女兒譯為“方凳媽媽”。我不知她在教會里的職位,只知她相當于這所大學的校長。她在教員宿舍和學生宿舍里和教員、學生等混得相當熟,“方凳”知道楊必向往清華大學,也知道她有親戚當時在清華任職。大約是阿必畢業后的一年——也就是勝利后的一年,“方凳”要到北京(當時稱北平)開會。她告訴楊必可以帶她北去,因為買飛機票等等有方便。阿必不錯失時機,隨“方凳”到了北京。“方凳”開完會自回上海。阿必留在清華當了一年助教,然后如約回震旦教課。  阿必在震旦上學時,恰逢默存在那里教課,教過她。她另一位老師是陳麟瑞先生。解放后我們夫婦應清華大學的招聘離滬北上,行前向陳先生夫婦辭行。陳先生當時在國際勞工局兼職,要找個中譯英的助手。默存提起楊必,陳先生覺得很合適。阿必接受了這份兼職,勝任愉快。大約兩三年后這個局解散了,詳情我不清楚,只知道那里報酬很高,阿必收入豐富,可以更寬裕地“分配自己”。  解放后“方凳”隨教會撤離,又一說是被驅逐回國了。“三反”時阿必方知“方凳”是“特務”。阿必得交代自己和“特務”的關系。我以為只需把關系交代清楚就完了。阿必和這位“特務”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關系呢!可是阿必說不行,已經有許多人編了許多謊話,例如一個曾受教會照顧、免交學費的留校教師,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說“方凳”貪污了她的錢等等離奇的話。阿必不能駁斥別人的謊言,可是她的老實交代就怎么也“不夠”或“很不夠”了。假如她也編謊,那就沒完沒了,因為編動了頭也是永遠“不夠”的。她不肯說謊,交代不出“方凳”當“特務”的任何證據,就成了“拒不交代”,也就成了“拒不檢討”,也就成了“拒絕改造”。經過運動的人,都會了解這樣“拒絕”得有多大的勇敢和多強的堅毅。阿必又不是天主教徒,憑什么也不必回護一個早已出境的修女。而且阿必留校工作,并非出于這位修女的賞識或不同一般的交情,只為原已選定留校的一位虔誠教徒意外地離開上海了,楊必湊巧填了這個缺。我當時還說:“他們(教會)究竟只相信‘他們自己人’。”阿必交代不出“方凳”當“特務”的證據,當然受到嫌疑,因此就給“掛起來”了——相當長期地“掛”著。她在這段時期翻譯了一本小說。阿必正像她兩歲半“囫圇著跌下”時一樣的“若無其事”。  傅雷曾請楊必教傅聰英文。傅雷鼓勵她翻譯。阿必就寫信請教默存指導她翻一本比較短而容易翻的書,試試筆。默存盡老師之責,為她找了瑪麗亞?埃杰窩斯的一本小說。建議她譯為《剝削世家》。阿必很快譯完,也很快就出版了。傅雷以翻譯家的經驗,勸楊必不要翻名家小說,該翻譯大作家的名著。阿必又求教老師。默存想到了薩克雷名著的舊譯本不夠理想,建議她重譯,題目改為《名利場》。阿必欣然準備翻譯這部名作,隨即和人民文學出版社訂下合同。  楊必的“拒不交代”終究獲得理解。領導上讓她老老實實做了檢討過關。全國“院系調整”,她分配在上海復旦大學外文系,評定為副教授。該說,她得到了相當高的重視;有些比她年紀大或資格好或在國外得到碩士學位的,只評上講師。  阿必沒料到自己馬上又要教書。翻譯《名利場》的合同剛訂下,怎么辦?阿必認為既已訂約,不能拖延,就在業余翻譯吧。她向來業余兼職,并不為任務超重犯愁。  阿必這段時期生活豐富,交游比前更廣了。她的朋友男女老少、洋的土的都有。她有些同事比我們夫婦稍稍年長些,和她交往很熟。例如高君珊先生就是由楊必而轉和我們相熟的;徐燕謀、林同濟、劉大杰各位原是和我們相熟而和楊必交往的。有一位鄉土味濃厚而樸質可愛的同事,曾警告楊必:她如不結婚,將來會變成某老姑娘一樣的“僵尸”,阿必曾經繪聲繪色地向我們敘說并摹仿。也有時髦漂亮而洋派的夫人和她結交。也許我對她們只會遠遠地欣賞,阿必和她們卻是密友。阿必身材好,講究衣著,她是個很“帥”的上海小姐。一九五四年她因開翻譯大會到了北京,重游清華。溫德先生見了她笑說:“Eh,楊必!smartasever!”默存毫不客氣地當面批評“阿必最vain”,可是阿必滿不在乎,自認“最虛榮”,好比她小時候自稱“皮蛋其臉”一樣。  爸爸生前看到嫁出的女兒辛勤勞累,心疼地贊嘆說:“真勇!”接下就說阿必是個“真大小姐”。阿必心虛又淘氣地嘻著嘴笑,承認自己無能。她說:“若叫我縫衣,準把手指皮也縫上。”家事她是不能干的,也從未操勞過。可是她好像比誰都老成,也有主意。我們姐妹如有什么問題,總請教阿必。默存因此稱她為“西碧兒”(Sibyl,古代女預言家)、阿必很幽默地自認為“西碧兒”。反正人家說她什么,她都滿不在乎。  阿必和我雖然一個在上海,一個在北京,但因通信勤,彼此的情況還比較熟悉。她偶來北京,我們就更有說不完的話了。她曾學給我聽某女同事背后議論她的話:“楊必沒有‘it’”(“it”指女人吸引男人的“無以名之”的什么東西。)阿必樂呵呵地背后回答:“你自己有就行了,我要它干嗎!”  楊必翻譯的《名利場》如期交卷,出版社評給她最高的稿酬。她向來體弱失眠,工作緊張了失眠更厲害,等她趕完《名利場》,身體就垮了。當時她和大姐三姐住在一起。兩個姐姐悉心照料她的飲食起居和醫療,三姐每晚還為她打補針。她自己也努力鍛煉,打太極拳,學氣功,也接受過氣功師的治療,我也曾接她到北京休養,都無濟于事。阿必成了長病號。阿七和我有時到上海看望,心上只是惦念。我常后悔沒及早切實勸她“細水長流”,不過阿必也不會聽我的。工作拖著不完,她決不會定下心來休息。而且失眠是她從小就有的老毛病,假如她不翻譯,就能不失眠嗎?不過我想她也許不至于這么早就把身體拖垮。  勝利前夕,我爸爸在蘇州去世。爸爸帶了姐姐等人去蘇州之前,曾對我說:“阿必就托給你了。”——這是指他離開上海的短期內,可是語氣間又好像自己不會再回來似的。爸爸說:“你們幾個,我都可以放心了,就只阿必。不過,她也就要畢業了,馬上能夠自立了。那一箱古錢,留給她將來做留學費吧,你看怎樣?”接著爸爸說:“至于結婚——”他頓了一下,“如果沒有好的,寧可不嫁。”爸爸深知阿必雖然看似隨和,卻是個剛硬的人,要馴得她柔順,不容易。而且她確也有幾分“西碧兒”氣味,太曉事,欠盲目。所以她真個成了童謠里唱的那位“我家的嬌妹子”,誰家說親都沒有說成。曾幾次有人為她向我來說媒,我只能婉言辭謝,不便直說阿必本人堅決不愿。如果對方怨我不出力、不幫忙,我也只好認了。  有人說:“女子結婚憂患始。”這話未必對,但用在阿必身上倒也恰當。她雖曾身處逆境,究竟沒經歷多少人生的憂患。阿必最大的苦惱是拖帶著一個脆弱的身軀。這和她要好、要強的心志調和不了。她的病總也無法甩脫。她身心交瘁,對什么都無所留戀了。《名利場》再版,出版社問她有什么要修改的,她說:“一個字都不改。”這不是因為自以為盡善盡美,不必再加工修改;她只是沒有這份心力,已把自己的成績都棄之如遺。她用“心一”為筆名,曾發表過幾篇散文。我只偶爾為她留得一篇。我問她時,她(www.lz13.cn)說:“一篇也沒留,全扔了。”  文化大革命初期,她帶病去開會,還曾得到表揚。到“清隊”階段,革命群眾要她交代她在國際勞工局兼職的事。她寫過幾次交代。有一晚,她一覺睡去,沒有再醒過來。她使我想起她小時不肯洗臉,連聲喊“逃逃逃逃逃!”兩腳急促地逃跑,總被媽媽捉住。這回她沒給捉住,干凈利索地跑了。為此她不免蒙上自殺的嫌疑。軍醫的解剖檢查是徹底的,他們的診斷是急性心臟衰竭。一九七九年,復巴大學外語系為楊必開了追悼會。  阿必去世,大姐姐怕我傷心,先還瞞著我,過了些時候她才寫信告訴我。據說,阿必那晚臨睡還是好好的。早上該上班了,不見她起來。大姐輕輕地開了她的臥房門,看見她還睡著。近前去看她,她也不醒。再近前去撫摸她,阿必還是不醒。她終究睡熟了,連呼吸都沒有了。姐姐說:“她臉上非常非常平靜。”  一九九○年六月   楊絳作品集_楊絳文集 楊絳:吾先生—舊事抬零 楊絳:讀書苦樂分頁:123

其他熱門新知02

賈平凹:人生的車途上,母親是加油站  文/賈平凹  在我四十歲以后,在我幾十年里雄心勃勃所從事的事業、愛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我才覺悟了做兒子的不是。母親的偉大不僅生下血肉的兒子,還在于她并不指望兒子的回報,不管兒子離她多遠又回來多近,她永遠使兒子有親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人生的車途上,母親是加油站。  母親一生都在鄉下,沒有文化,不善說會道,飛機只望見過天上的影子。她并不清楚我在遠遠的城里干什么,惟一曉得的是我能寫字,她說我寫字的時候眼睛在不停地眨,就操心我的苦,“世上的字能寫完?!”一次一次地阻止我。前些年,母親每次到城里小住,總是為我和孩子縫制過冬的衣物,棉花墊得極厚,總害怕我著冷,結果使我和孩子都穿得像狗熊一樣笨拙。她過不慣城里的生活,嫌吃油太多,來人太多,客廳的燈不滅,東西一舊就扔,說:“日子沒鄉下整端。”最不能忍受我打罵孩子,孩子不哭,她卻哭,和我鬧一場后就生氣回鄉下去。母親每一次都高高興興來,每一次都生了氣回去,回去了,我并未思念過她,甚至一年一年的夜里不曾夢著過她。母親對我的好是我不覺得了母親對我的好,當我得意的時候,忘記了母親的存在,當我有委屈了就想給母親訴說,當著她的面哭一鼻子。  母親姓周,這是從舅舅那里知道的,但母親叫什么名字,十二歲那年,一次與同村的孩子罵仗——鄉下罵仗以高聲大叫對方父母名字為最解氣的——她父親叫魚,我罵她魚,魚,河里的魚!她罵我:蛾,蛾,小小的蛾!我清楚了母親叫周小娥的。大人物之所以大人物,是名字被千萬人呼喊,母親的名字我至今沒有叫過,似乎也很少聽老家村子里的人叫過,但母親未是大人物卻并不失卻她的偉大,她的老實、本分、善良、勤勞在家鄉有口皆碑。現在有人譏諷我有農民的品性,我并不羞恥,我就是農民的兒子,母親教育我的忍字使我忍了該忍的事情避免了許多禍災發生,而我的錯誤在于忍了不該忍的事情,企圖以委曲求全未能求全。  七年前,父親做了胃癌手術,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親身上,父親去世后,我仍是常常夢到父親,父親依然還是有病痛的樣子,醒來就傷心落淚,要買了陰紙來燒。在紙灰飛揚的時候,突然間我會想起鄉下的母親,又是數日不安,也就必會寄一筆錢到鄉下去。寄走了錢,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沒有母親的影子。  老家的村子里,人都在夸我給母親寄錢,可我心里明白,給母親寄錢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親,完全是為了我的心理平衡。而母親收到寄去的錢總舍不得花,聽妹妹說,她把錢沒處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幾乎讓老鼠做了窩去。我埋怨過母親,母親說:“我要那么多錢干啥?零著攢下了將來整著給你。你們都精精神神了,我喝涼水都高興的,我現在又不至于就喝著涼水!”去年回去,她真的把積攢的錢要給我,我氣惱了,要她逢集趕會了去買個零嘴吃,她果然一次買回了許多紅糖,裝在一個瓷罐兒里,但凡誰家的孩子去她那兒了,就三個指頭一捏,往孩子嘴里一塞,再一抹,孩子們為糖而來,得糖而去,母親笑著罵著:“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發半天愣。  母親在晚年是寂寞的,我們兄妹就商議了,主張她給大妹看管孩子,有孩子占心,累是累些,日月總是好打發的吧。小外甥就成了她的尾巴,走到哪兒帶到哪兒,一次婆孫到城里來,見我書屋里掛有父親的遺像,她眼睛就潮了,說:“人一死就有了日子了,不覺是四個年頭了!”我忙勸她,越勸她越流下淚來。外甥偏過來對著照片要爺爺,我以為母親更要傷心的,母親卻說:“爺爺埋在土里了。”孩子說:“土里埋下什么都長哩,爺爺埋在土里怎么不再長個爺爺?”母親竟沒有惱,倒破涕而笑了。母親疼孩子愛孩子,當著眾人面要罵孩子沒出息,這般地大了夜夜還要噙她的奶頭睡覺,孩子就羞了臉,過來捂她的嘴不讓說,兩人絞在一起倒在地上,母親笑得直喘氣。我和妹妹批評過母親太嬌慣孩子,她就說:“我不懂教育嘛,你們怎么現在都英英武武的?!”我們拗不過她,就盼外甥永遠長這么大。可外甥如莊稼苗一樣,見風生長,不覺今年要上學了,母親顯得很失落,她依然住在妹妹家,急得心火把嘴角都燒爛了。我作想,如果母親能信佛,每日去寺院燒香,回家念經就好了,但母親沒有那個信仰。后來總算讓鄰居的老太太們拉著天天去練氣功,我們做兒女的心才稍有了些踏實。  小時候,我對母親的印象是她只管家里人的吃和穿,白日除了去生產隊出工,夜里總是洗蘿卜呀,切紅薯片呀,或者紡線,納鞋底,在門閂上拉了麻絲合繩子。母親不會做大菜,一年一次的蒸碗大菜,父親是親自操作的,但母親的面條搟得最好,滿村出名。家里一來客,父親說:吃面吧。廚房里一陣案響,一陣風箱聲。母親很快就用箕盤端上幾碗熱騰騰的面條來。客人吃的時候,我們做孩子的就被打發著去村巷里玩,玩不了多久,我們就偷偷溜回來,盼著客人是否吃過了,是否有剩下的。果然在鍋項里就留有那么一碗半碗。在那困難的年月里,純白面條只是待客,沒有客人的時候,中午可以吃一頓包谷糝面,母親差不多是先給父親撈一碗,然后下些漿水菜了,連菜帶面再給我們兄妹撈一碗,最后她的碗里就只有包谷糝和菜了。  那時少糧缺柴的,生活苦巴,我們做孩子的并不愁容滿面,平日倒快活得要死,最煩惱的是幫母親推磨子了。常常天一黑母親就收拾磨子,在麥子里摻上白包谷或豆子磨一種雜面,偌大的石磨她一個人推不動,就要我和弟弟合推一個磨棍,月明星稀之下,走一圈又一圈,昏頭暈腦地發迷怔,磨過一遍了,母親在那里過羅,我和弟弟就趴在磨盤上瞌睡。母親喊我們醒來再推,我和弟弟總是說磨好了;母親說再磨幾遍,需要把麥麩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樣薄才肯結束,我和弟弟就同母親吵,扔了磨棍致氣。母親嘆口氣,末了去敲鄰家的窗子,哀求人家:二嫂子,二嫂子,你起來幫我推推磨子!人家半天不吱聲,她還在求,說:“咱換換工,你家推磨子了,我再幫你……孩子明日要上學,不敢耽擱娃的課的。”瞧著母親低聲下氣的樣子,我和弟弟就不忍心了,揉揉鼻子又把磨棍拿起來。  母親操持家里的吃穿瑣碎事無巨細,而家里的大事,母親是不管的,一切由當教師的星期天才能回家的父親做主。在我上大學的那些年,每次寒暑假結束要進城,頭一天夜里總是開家庭會,家庭會差不多是父親主講,要用功學習呀,真誠待人呀,孔子是怎么講的,古今歷史上什么人是如何

JEFF0111CEV56153VERV


台中Eat here吃這炭火吐司創業流程
2023加盟推廣有哪些方法? 桃園BELLA甜品專賣加盟說明會 台北甘乃滴冷泡飲創業說明會2023咖啡創業開店推薦品牌》 台南德克士脆皮炸雞加盟投資 台南COMEBUY創業收益分析

arrow
arrow

    w86fdu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